愛丁堡作為英國著名的文化古城,蘇格蘭首府有著悠久的歷史,許多歷史建筑完好保存下來。大量的文化活動讓這里成為僅次于倫敦的第二大旅游城市。每年8月,一年一度的愛丁堡國際藝術節在這里舉辦,期間觀光游客人數達到頂峰。
愛丁堡藝術節起源于1947年,作為世界歷史上最悠久、規模最大的藝術節,對推動全球劇場藝術蓬勃發展功不可沒。愛丁堡藝術節的發展也是文化與旅游融合的經典案例。
優良的旅游區位
位于蘇格蘭中部低地福斯灣的南岸的愛丁堡面積260km2。自1329年建市以來,許多歷史建筑亦完好保存下來,如愛丁堡城堡、荷里路德宮、圣吉爾斯大教堂等名勝。
愛丁堡的舊城和新城一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蘇格蘭國家博物館、蘇格蘭國家圖書館和蘇格蘭國家畫廊等重要文化機構也位于愛丁堡。
教育發達的愛丁堡有著英國最古老的大學之一愛丁堡大學,2004年愛丁堡成為世界第一座文學之城。
以歷史文化以及壯闊優美的風景聞名的愛丁堡有著齊全的旅游設施,不僅環境安全,公共交通便利,區域內住宿品類還繁多。在旅游高峰期,同樣擁有國際機場的臨近城市格拉斯哥為愛丁堡分擔客流。
作為知名的旅游城市愛丁堡,優良的旅游區位與發達的旅游設施為文化藝術在這里播下種子生根發芽提供了肥沃的發展土壤。
始于二戰后的藝術節慶
第二次大戰期間,歐陸藝術家面臨空前浩劫,英國格萊德堡歌劇與許多當時英國藝術界知名人士群聚倫敦,談到藝術家在戰爭期間所面臨的困境。
于是,他們興起在英國本土找一個未受戰爭破壞的地方舉辦藝術節的念頭,為歐洲藝術家找到一個可以互相交流的舞臺,甚至創造一個可與奧地利薩爾斯堡與德國白萊特音樂季相比美的節慶。
經3年籌劃,選擇于1947年于未受戰爭破壞和藝術文化底蘊豐厚的愛丁堡舉辦第一屆愛丁堡國際藝術節(Edinburgh International Festival)。
而后,愛丁堡這座素有北方雅典的美名的城市隨即還衍生發展出了邊緣藝術節(Edinburgh Festival Fringe)和軍樂游行。
隨著發展,又有國際電影節、爵士與藍調音樂節、書展等,而國際藝術節也由原來強調主題音樂性,走向融和戲劇、舞蹈與平面藝術的多元綜合藝術節。
藝術節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愛丁堡藝術節對城市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促進作用,活動期間愛丁堡都會迎來全年游客的最高峰,世界各地的藝術愛好者都會到此,除了是藝術發燒友們的狂歡,藝術的影響力自然帶來了旅游經濟的發展。
在節氣期間的游客數量甚至可以達到愛丁堡常住人口的一倍以上。旅游業為愛丁堡帶來了大量的消費人群,據不完全統計,愛丁堡每年旅游業的收入超過11億英鎊,并創造至少2.7萬個工作機會,僅愛丁堡藝術節就能直接創造至少2億英鎊的收入。
眾多的藝術節日不僅帶動了愛丁堡旅游業及其相關的產業發展,更是將這種經濟效應輻射到了整個蘇格蘭地區。
開放的藝術節吸引大量人員
完全開放是愛丁堡藝術節的最大特點。在藝術節期間走進這座城市,撲面而來的是五光十色無處不在的外圍藝術節表演。
藝術節組委會采取的鼓勵創新的包容態度讓劇場、影院、大小廣場、街頭、餐館,甚至洗衣店、電梯間、汽車里都是表演場地。
對于表演者而言,只要自己能找到演出場地,盡管前來參與競爭。表演從前衛藝術到傳統雜耍甚至另類的內容應有盡有。
受歡迎的表演便能進入劇場、電影院等有票房收入的演出場所,優秀的節目還可獲得藝術節獎。
這種特殊的藝術氛圍,每年吸引世界各地2.5萬多名表演者自費前來,在整個藝術節期間的1700多場演出中,外圍藝術表演占了1600場。
藝術節的開放性無論是對游客還是藝術表演者都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大量的人聚攏自然對當地的旅游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主辦方層級架構明確
愛丁堡國際藝術節的組織機構主要分為三個層次:董事會層、執行管理層和輔助執行層,三個層面相互協作,共同保障了藝術節的順利舉辦。
董事會層面決定了藝術節的戰略發展方向。其中藝術節委員會的大部分成員由當地企業家組成,所做的決策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愛丁堡當地的利益。
執行管理層主要負責愛丁堡藝術節的策劃、管理和執行工作,由一家名為愛丁堡節事中心的公司(Edinburgh Festival Centre Ltd)運營。
公司所在的辦公建筑也成為了旅游景點,自1999年開始運營以來,該中心年均接待約50萬名游客。藝術節的輔助執行層由一些職能部門構成,如銀行、審計、法務等,保障藝術節的順利推進。
為了三個多星期的藝術盛宴,整個藝術節的管理團隊需要至少提前一年就開始為之準備。在愛丁堡藝術節二十多天的演出中,管理團隊會大量的雇傭臨時員工來保障藝術節的順利運營。
政府企業的大力支持
愛丁堡藝術節的成功舉辦,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蘇格蘭政府對藝術的包容和寬松的管理,政府為了藝術節的成功舉辦撥付款項和土地。
寬松的氛圍可以讓更多的人接觸到藝術,愛丁堡的居民、海內外的游客都可以最大程度的參與和體驗到藝術中來,讓藝術節更家具有活力與滲透力,而非主辦方的“自娛自樂”。
愛丁堡藝術節是英國最為成功的資金籌募節事之一,約30%的資金來自于公眾募款。由于愛丁堡藝術節的品牌效應,各大跨國公司爭相贊助,在2006年的藝術節贊助名單中,就出現了美國IBM、日本NEC、英國通訊公司、蘇格蘭銀行、蘇格蘭人壽保險等多家國際知名公司。
與此同時,愛丁堡藝術節的順利舉辦離不開當地政府的支持,蘇格蘭政府每年向藝術節提供約40%的資金支持。此外,門票收入、傳播發行等的收入,讓愛丁堡藝術節有一個非常良好的現金流,得以持續舉辦。
以商業為其支撐設置藝術教育普及
除了每年藝術節期間的活動之外,愛丁堡藝術節的影響是貫穿全年的。“教育與拓展”活動是針對全年齡段的藝術培養,有著極大的市場潛力。
藝術家們會在藝術節開幕前夕,帶著作品去學校演出,讓學生領略藝術之美,并教授大家如何欣賞即將舉辦的文化節演出。
其實藝術與商業其實并不矛盾,特別是在愛丁堡藝術節中。活動期間,觀眾們被培養出了付費觀看演出的習慣,買票去劇場看演出自不必說。
在街頭表演中,觀眾也會自發出錢“打賞”。畫家與手工藝者的畫作與工藝品也會吸引游客駐足欣賞和購買。
小結
愛丁堡藝術節中國際性高水平、專業化的演出以及民間藝術團體多元化的表演,加之蘇格蘭風情的本土元素,不斷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前來,改變了愛丁堡只是以蘇格蘭文化、高地風景聞名的傳統旅游城市的形象。
在愛丁堡藝術節中,當地政府與企業、節事運營團隊以及民眾的協同合作,共同創造了這一藝術盛事。愛丁堡的成功給與了其它城市利用節事帶動旅游產業而提供了一個成功的范本。
愛丁堡國際藝術節融合了多元文化的背景,全面而高效的利用了城市各種旅游及藝術設施,成功的借愛丁堡藝術節進行旅游目的地轉型,這對其它藝術節事的操辦具有很大的借鑒意義。
但愛丁堡藝術節的成功絕非偶然,優良的區位因素、本土化的內容呈現、精細的運作層級結構、多元化的融資渠道、藝術的普及與教育、商業與產業的支撐等因素共同造就了世界頂級的藝術節。
*參考文獻
圖|愛丁堡旅游等,版權歸其所有
文|《到處都是藝術節,但你知道如何能像愛丁堡藝術節那樣成功嗎?》復世旅游智庫